腸道中的微生物分佈和黏液交互作用
文章名稱:Mucus barrier, mucins and gut microbiota: the expected slimy partners
作者:Paola Paone, Patrice D Cani
連結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917747/
小腸
大腸
這些粘液層的差異對於保護腸道健康和防止病原體侵入至關重要。小腸的粘液層較為薄弱,但在正常狀態下還是可以有效阻止細菌與腸上皮細胞的直接接觸。相反,大腸的粘液層更加厚實,特別是內層,提供了更強的防護作用,防止細菌透過直接接觸引發炎症或其他問題。
此外,腸道不同位置的菌群密度差異。從近端到遠端腸道,微生物的密度呈現增加的趨勢。具體來說,微生物的數量在十二指腸約為每克腸內容物10^3個細菌,空腸約10^4個,回腸約10^7個,而結腸最多,達到10^12個細菌。
作者:Paola Paone, Patrice D Cani
連結:https://pubmed.ncbi.nlm.nih.gov/32917747/
小腸
- 小腸的粘液層較薄,粘液主要在隱窩中分泌,並且在分泌後固定於杯狀細胞。需要酶meprin β的幫助才能從杯狀細胞上分離開來,此過程由細菌控制。
- 小腸的粘液層是非附著的,容易被移除。
- 此外,小腸的粘液層相對多孔,可滲透不同成分及細菌,然而,在正常情況下,細菌不會與腸上皮細胞接觸。
大腸
- 大腸的粘液層有內層和外層兩部分。內層粘液緊密相連且固定於杯狀細胞上,形成層狀結構。
- 大腸內層粘液對細菌具有不可滲透性,其孔徑約為0.5微米,而外層粘液則具有更大的孔徑,是細菌的棲息地。
- 外層粘液層比內層粘液層更厚,並且容易被抽吸和溶解。
這些粘液層的差異對於保護腸道健康和防止病原體侵入至關重要。小腸的粘液層較為薄弱,但在正常狀態下還是可以有效阻止細菌與腸上皮細胞的直接接觸。相反,大腸的粘液層更加厚實,特別是內層,提供了更強的防護作用,防止細菌透過直接接觸引發炎症或其他問題。
此外,腸道不同位置的菌群密度差異。從近端到遠端腸道,微生物的密度呈現增加的趨勢。具體來說,微生物的數量在十二指腸約為每克腸內容物10^3個細菌,空腸約10^4個,回腸約10^7個,而結腸最多,達到10^12個細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