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發聲需要先吸氣至肺中,再把氣往外吐經過聲帶振動,再經過口腔的構音才會變成我們一般所謂的"話語",所以如果這條路徑發生問題就有可能會造成發聲異常,這邊只針對討論聲帶發聲的的部分加以探討,聲帶的結構在1977年Hirano提出的模型廣為大家接受,主要是由五層結構組成,由外到內:
1. 鱗狀上皮: 提供聲帶的外型以及內層的保護
2. 淺層固有層: 又叫做Reinke' s space,由疏鬆柔軟的膠原跟彈性纖維構成
3. 中間固有層: 緊密的彈性纖維
4. 深層固有層: 大部分是膠原纖維,硬度較大
5. 聲帶肌: 屬於甲杓肌的一部分
又可以根據聲帶不同層的硬度分成三層,外層比較有彈性的黏膜部,下面一層韌帶部,以及最下面最硬的體部。
男性的聲帶大約每秒振動100-120下,女性的聲帶大約每秒振動200-220下,因此女生的聲音會比較高,聲帶的運動是靠喉內部的肌群在調控 (喉外部的肌群跟我們吞嚥比較相關),內部的肌肉有:
1. 甲環肌: 讓聲帶拉長提高張力,可以改變聲帶的震動頻率, 由上喉神經支配
2. 甲杓肌: 讓聲帶放鬆,可以改變聲帶的震動頻率,由喉返神經支配
3. 外環杓肌: 讓聲帶內收,可以改變發聲的音量,由喉返神經支配
4. 後環杓肌: 唯一的肌肉可以讓聲帶外展,可以打開我們的聲門,由喉返神經支配
5. 杓橫肌: 讓聲帶內收,由喉返神經支配
聲音沙啞的病患從病史方面有時即可得到診斷,比如說病患平時的藥物史: 

 

藥物

對聲音造成的影響

降血壓藥ACEI

咳嗽

抗組織胺、利尿劑、抗膽鹼類

聲帶黏膜乾燥

精神科用藥

喉部肌肉張力障礙

雙磷酸鹽

化學性喉炎

男性賀爾蒙

聲帶頻率改變

吸入性類固醇

黴菌性喉炎

抗凝血劑

聲帶血腫


另外也可以從病人的其他個人史略知一二,例如: 最近有沒有接受過脖子方面的手術 (特別是甲狀腺)、最近有氣管內插管、脖子接受放射線照射、抽菸、停經、職業常常會使用到聲音等等,這些都可以幫助鑑別診斷,聲音沙啞不見得需要喉鏡檢查,但某些情況建議一定要做,例如: 血痰、呼吸窘迫、持續性吞嚥疼痛、有頸部腫塊、長期抽菸、神經學症狀、可能異物嗆入、術後持續沙啞、新生兒聲音沙啞、免疫不全、外傷後、體重減輕或聲音沙啞越來越嚴重等等,喉鏡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聲帶的振動、開合以及確認有無異物或是腫瘤,是非常準確的一項診斷工具,所以如果聲音沙啞一直沒好,請務必至耳鼻喉科門診接受檢查!!